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Last Magnetophon recorder - TFK M21

TFK M21 with Vari-Stand
        M21/M20 were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AEG/TFK magenetophon master recorders.  I am lucky to collect one M21 to compare with my modified Studer A80R.
Optimized for 15/30IPS


Complicated head module design; quite different approach compared to
Studer A820/812

Asymmetric butterfly heads 
Heavy die-cast frame as TFK M15/10
Three layers constructions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孤傲的存在 - Nagra T Audio

        貼圖為紀.  有幸能二度把玩T Audio.
Special modified for 2T/4T switchable
Custom modified with 4T reproduce head in TC head position










Very good sound even by 4T/7.5ips prerecorded tape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三談音響訊號線 - 平衡或是染色? Monitor Acoustics XLR 3.5 RED balanced cables

Monitor Acoustics XLR 3.5 RED balanced cable - My choice for master direct copy
        接續上一篇關於線材的討論.  與音響重播的所有環節一樣, 都會面臨一個基本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如何判定它是中性或是帶有音染的?
        要判定一個產品, 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參考的標準.  但很可惜的是, 一般的產品規格似乎不足以當作我們的標準.  舉例說, 喇叭的頻率響應, 效率; 擴大機的功率大小, 失真數字....等等, 好像這些數字都無法直接轉換成為品質, 或是音質好壞的參考規格.  甚至誇張點來說, 在家用音響產品的領域, 廠商會列出的規格數字, 似乎都是隔靴搔癢......最後只好回到價格.....我們只能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廠商敢賣這個價錢, 想必有相當的自信......就和我們直覺相信德國雙B一定會比T牌好.....
        線材就更可憐了.  只有鳳毛麟角的廠商會列出規格.  通常只是在廣告裡吹噓自己的材料, 頻蔽, 結構是如何的優秀, 複雜.  真要欣賞一下它們的相關規格數字.....那就只好自己想像.  大家也會告訴你, 耳聽為憑.  但有趣的是, 也是鐵齒朋友不可不信的, 這些天價線材真的有大批人買單....即使這些人已經購買了天價的器材!  難道他們一點都不懂音響?  你千萬不要這麼想!  如同上一篇所討論的, 線材這一個"LCR filter"是大有學問, 做得好真的不簡單, 而且因為量少, 價格相對會比較高.
        不過, 我今天並非要討論這個現象.  而是似乎"發現"一個方法, 至少可以來"測試"一個線材的平衡性!  這起源於陳醫師(ALC)的啓發.  也符合我發燒歷程的一些經驗法則.  那就是用錄音的方式來確認線材的平衡性, 甚至它的特質.  怎麼做呢?  也很簡單, 就是透過它來做錄音!  舉例來說, 我在進行一對一母帶對拷時, 把想要"測試"的訊號線放在兩台盤帶機中間.  取一個你認為是平衡的音樂錄音來對拷.  也就是: A00(ED0) --> A01(ED1); A01(ED1) --> A02(ED2); A02(ED2) --> A03(ED3) ....其中"-->"就是表示兩台盤帶機中間使用的訊號線.  假設原本A00的版本聽起來是平衡悅耳的.  如果A03(或是A0X)聽起來仍然是平衡悅耳, 並沒有呈現特別的"特色", 或是"特色"並不明顯.  那就告訴我們這一條訊號線基本上是平衡的, 並沒有太多的染色.  當然對拷一定會產生某些的損失, 這個並不會影響我們對於平衡性的判斷.
        這個方法可以運作的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線材的特性會在對拷中被加成而變得愈來愈明顯.  這其實也讓我想到類似的經驗.  那就是, 你或許也聽過, 一套系統通常不適合全部使用某種牌子的線材.....反過來說, 如果某些牌子的線材讓你覺得不能用太多..... 再進一步想像, 如果你系統裡的線材是聯合國..... 以上這三種情況, 從某一個角度來說, 其實都告訴你同一件事!
        或許中性平衡這種事在音響中是不存在的.  即使是專業錄音和後製, 從麥克風開始, 到錄音機, 混音機, 各式效果器...等等, 早就是充滿各自特色.... 所以更何況家用音響?  甚至如果有"中性平衡"的音響存在, 說不定你我都會覺得不好聽....
        但類似的"重複錄音驗證法", 至少可以幫我們過濾掉一些過於"誇張"的產品.  甚至提醒你自己所喜歡的某些線材品牌或是種類, 它的"特色"原來在哪裡!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母帶誌(7/29) - The Portland Session by Lee Konitz and Martial Solal (IPI)


International Phonograph Inc. Master Dub
        今晚颱風夜,拿出這捲IPI Master來自賞。IPI的效果在我接觸的幾位盤友中評價不一。我和IPI Jonathan有不少email來往,他可說是教導了我許多盤帶的知識,只是IPI的出品以1980年後的New Jazz為主,內容有些嚴肅冷門。好處是IPI的價格可說是現今母帶唱片中最合理的,所以只要你喜歡Jazz, 這些是想嘗試第一手母源效果的好選擇。而且Jonathan選擇的音樂演奏都有相當水準。
        回到評價不一上,Jonathan是Sony APR-5000的鐵粉。他一直認為世界最好的盤帶機是APR-5000和Ampex ATR-100/102。他家的母帶對拷也是使用兩台Sony APR可見一般。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Studer A820不以為然。反而比較推薦A80。我現在"歷世"勉強有些深度,今天用改裝後的A80聽著他的錄音,慢慢可以體會他的taste。IPI的錄音精確,絲毫不渲染,甚至有些冷調。而這些特質的確和A820有點不一樣。
        我個人其實挺喜歡IPI的帶子。Jonathan也是熱心的好先生。他所收藏的兩台Nagra IV-S,現在也落腳台灣。
Sony Master Recorder APR-5003
        Sony APR-5000的確是目前第一級盤帶機中最親民的選擇!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談音論響(十) - 音響中的損耗(三) - 淺談音響重播的標準

Era of Acoustic Recording
        這個標題有點聳動.....重播音響的標準!?  也有些不自量力.  不過我還是希望從之前的討論, 也就是由錄音的歷史, 以及音樂媒體(78rpm, LP, CD....)的差異, 來談談我個人對可以做為罐頭音樂重播優劣判斷的幾個可能的準則.
        專業錄音以及唱片發行的領域, 對一般音樂發燒友來說, 是一個似懂非懂的領域.  無可否認的是, 專業錄音工程的存在, 是為了服務消費市場, 也就是為了可以大量發行的音樂媒體, 以及音樂商業市場而存在.  當然, 音樂媒體要重播, 必須要有適當的硬體, 也因此就產生了龐大的家用音響市場.  當我們比較專業與家用領域, 兩者之間是有不少差異.  一是專業領域是依循一定的標準, 而且相關人員都必須經過相關領域的訓練. 而家用領域的標準就比較模糊些, 因為它們必須容易被使用, 而且各種相關客觀條件通常無法被標準化.  二是在技術領域上, 通常最尖端的技術會被率先使用於專業領域上, 而後逐漸下放於家用市場.
Studer A820 24CH
        第三, 也是我最近接觸母帶訊源後才體會到的是, 兩者所處理的音樂媒體的資料量, 其實是截然不同的; 也因此在硬體的要求以及聲音好壞的標準, 會有先天的差異.  (當然, 也有許多的high end家用音響, 在規格上已經超越一般的專業器材.)  從數位領域來看比較容易理解; 專業的錄音工程, 從訊號量來看, 是由大變小.  因為最龐大的資料量其實就來自於麥克風, 然後一路"往下"處理到一般家用的格式 (CD, 44.1kHz/16bits或是LP).  而家用數位最high end的方式, 則是反向為之, 由44.1k/16 bits的源頭, 藉由現今龐大的數位處理能力, 一路upsampling, 希望能夠逼近初始的資料量.  在類比也有類似的過程, 大家習以為常的高價訊號線, 電源線以及各類"補品“, 就是希望去"補足"某些特性, 來感受更接近母源的聲音特性.
Recording moment - Andre Charlin
        一般的音樂發燒友, 除了現場原音的直接體驗, 很少有人有機會可以聽到錄音工程最源頭之聲, 也就是麥克風經過麥克風放大前級之後的聲音.  我想有使用過耳機或是適當鑑聽系統聽過這"原音"的朋友, 應該都會同意其實它們已經非常接近錄音現場的聲音.  當然這個來自於麥克風的原音, 在經過各樣效果器, 混音, 錄音機, 轉載至商業的媒體, 量產......等等的過程也慢慢損失了它的逼真度(Freshness)以及資料量!
        由於一般音樂發燒友缺少錄音"原音"的體會, 在音響重播的過程, 或是"由下而上"的過程, 往往不會有一些客觀的標準(除了現場聲音的經驗)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  從這個角度來看, 即使許多音響雜誌或是相關人員, 會推行某種的音響二十要以及各樣的分析圖檔或是方式來評斷音響的優劣, 但至少對我來說, 都還是有點抽象........
        再加上音響中有許多各樣的"調音祕技或是道具線材", 甚至類似"類比 vs 數位", "真空管 vs 晶體",  這些永遠都會有爭論的話題.  家用罐頭音響領域總是"百家齊放", 也充斥各種似是而非的觀點.
        我先從幾個"基本"的指標來討論:
        (1) 頻寬與解析度 - 從錄音工程最前段的觀點來看, 在正常情況下, 應該都是以當時技術所能達到的最大頻寬(可控制的)做為錄音的目標.  而這個頻寬通常都會遠高於商業媒體規格.  解析度亦然.  所有的錄音設備的設計無不是以能夠承載麥克風轉換得來的所有資料量為目標.  也因為如此, 高規格的錄音室的鑒聽設備必須被嚴格的標準所規範.  但家用音響與空間就會有許多的限制.  而經過專業唱片公司所發行的商業媒體, 雖然它們的資料量無法與母源相提並論, 但就頻寬與解析度的角度來看, 一套重播系統能夠呈現更寬廣的頻寬與音樂的解析度, 通常是好的.  但罐頭音響重播裡要能呈現平衡正確的極高與極低頻率的區域, 往往必須花費極高的代價!  商業載體的資料量通常與母源相較是受限制的.  一是規格的限制, 二是來自"由上往下"的過程中, 無可避免的損耗.
        (2) 頻率響應 - 頻率響應要平整在一定範圍之下, 在家用音響領域也是一個很花錢的條件(這裡先不討論數位空間修正), 因為空間是造成不平整的一個主要因素.  而要修正或是克服空間的影響是不太容易的.  從專業過程來看, 正常發行的媒體, 在高中低音量的平衡基本上是被規範的.  也因此, 從結果來看, 一套好的重播系統理論上應該播放大部份的正規商業媒體, 都應該是平衡悅耳的.  如果偏好於某一類型或是品牌的唱片, 並不是好的方向.  我的經驗來說, 一套系統要能"通吃"所有類型的音樂以及唱片品牌, 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3) 音場 - 我們在罐頭音響所體驗到的音場, 的確是"製造"出來的產物(除非這個錄音是真正的單點錄音, 也就是只有一對左右聲道麥克風, 但真正的單點錄音其實非常少).  雖然音場的深淺, 左右, 深度等是在錄音後製中調整出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 錄音的主麥克風的確錄下了空間的資料; 再加上在mixing & mastering過程下, 音場會被刻意調整成型.  所以在音響重播時, 一個完整秩序的音場被重現是正常的.  而且這通常也代表這一套重播音響在重播的相位上是比較準確的.  但我必須說, 音場的寬度, 深度, 高度, 不見得會是一個客觀的標準.  以回到錄音的"原音"來看, 麥克風錄到的聲音, 都是會有自然的立體感, 層次感, 以及充滿空間之中的"氣流互動".  一個自然呈現的音場寬度, 深度與高度, 以及自然的層次立體感, 的確是一個罐頭音響重播中, 可以讓人如癡如醉的一項特質.  事實上, 這些"空間"與"立體感"的呈現需要龐大與正確重現的音樂資料量.  這個部分, 也無可避免的在媒體製作過程中被損耗了.
        回顧以上的討論, (1)-(3)的部分, 的確隨著錄音與音響技術的進步, 變得愈來愈好.  但如同之前對留聲機的討論, 留聲機在有限頻寬, 不怎麼平坦的頻率響應, 以及欠缺音場的條件下, 仍然可以帶給聽者非常真實的音樂體驗.  也可以說, (1)-(3)其實是現代立體聲音響所有的特質.  也可以說是近代high end音響所追求的目標.  無關好壞, 享受一個栩栩如生般的音場重播的確是一大享受.  但奈何要重現完整音場與頻寬的代價不是一般音樂發燒友可以負擔的.  另外要強調的是, 音場與頻寬不會是唯一, 也不是音響重播裡最重要的標準.  你也不需要在WE號角喇叭的系統裡去尋找音場與頻寬......
        (4) 能量的釋放與速度, 也就是暫態 - 真實樂器的能量釋放是非常快速的.  而且基音與泛音的比例以及能量分佈, 往往是我們認為聲音是否真實的重要指標.  音響重播暫態的速度往往取決於重播音響的前後兩端.  以黑膠為例, 前端就是唱頭, 後端就是喇叭.  這兩個都是所謂的轉能器(transducer).  一個將震動轉為電訊號, 一個則是將電訊號轉為活塞運動發出聲波.  所以這兩個如果不夠快速, 失真也沒有在一定程度以下, 肯定在暫態下是過不了關.  這時即使你有再大的頻寬與再寬廣的音場, 可能與真實的聲音重播還是有一些距離(這其實就是我為何選擇Decca唱頭的一個主要原因).  至於基音與泛音的比例與能量, 要正確重現的確是一個很複雜的難題.  也是一個商業化媒體與硬體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下面這一張圖是直接錄下一把真實小提琴發生時的基音與泛音的狀態.  可以看到泛音的綿密程度以及能量分布一直很"強烈"的延伸到10kHz以上.  而且每一根"Pin"都非常分明(sharp).  這其實就是我在上文裡提到的錄音工程的"原音". (以下兩張圖來自小提琴製作家曾建勳先生的研究資料)
Spectrum of real violin
         下面這一張則是錄製某一套音響重播小提琴的情況.  大家不需要太再意這是黑膠或是CD.  因為其實都差不多(當然還有空間的因素).  這張圖可以看到, 基音與泛音的許多"資料"已經不見了!  泛音的延伸到10kHz左右已經是極限, 而且泛音強度的衰減非常快速.  另外一個重要的是基音與每個泛音的底部都已經變寬了!  所以為什麼罐頭音響重播的聲音與鄰居傳來真實樂器的聲音, 我們一聽便可以知道.......因為前者所能表現的"資料量"已經距離真實的聲音現象有非常大的差距.  而基音與泛音的不正確比例與變形....就讓我們聽到一把小提琴的音色有點怪, 有點鼻音(空心), 不夠真實.......
Spectrum of reproduced violin by audio system
        當然, 你的訊源資料量愈大, 音響的能力愈高, 肯定可以改善這個狀況.  但問題是對我們這樣商業媒體接受者(我們也沒得選擇)來說, 這樣的資料量的變形與損失, 到底是來自於哪裡?  是來自於訊源本身?  還是重播音響硬體的限制?  還是兩者的相加成?  這是一個我目前還無法釐清的問題.  但我個人覺得是可以被改善的.  因為以我聽過錄音的"原音", 其實是很接近真實的聲音的.  而這個原音, 也是經過麥克風拾取, 麥克風前級放大, 再經由耳機放大器和耳機所發出來的 (或是擴大機和喇叭所發出).  因此, 從這個角度來看, 這個問題的主因似乎是來自於訊源的資料量的大小與失真.....另外, 音響硬體對於這個部分還是會有或多或少的損耗與扭曲.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一把小提琴, 如果把問題放大到管絃樂團, 一台grand piano.......那大家可以想像我們的音響重播面臨了何等的挑戰!  也可以想像, 即使用最高級的現代音響, 其實對重現真實的聲音的能量與釋放, 都有很大的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看, 在留聲機技術的容許頻寬內, 78rpm不一定會比現代黑膠與CD差; 同樣的, 被現代音響冷眼看待的老音響系統(WE, JBL, ALTEC....等), 它們在某一定條件下, 如果發出了比現代音響更"真實"的聲音, 你也不需要大驚小怪.  事實上, 我也常常被這些老傢伙嚇一跳!  它們雖然不平衡, 不夠全面, 但在某些聲音的表現力與真實感, 卻是現代音響很難聽到的.
        第(4)寫了很多, 因為它是我最重視的一個特質.  也或許它是專業錄音工程由大(麥克風)到小(商業媒體)的過程中, 被損耗最嚴重的一個部分.  而且它是不可逆的!  也因為它對我而言, 是一個影響重播聲音的真實感, 最大的一個特質.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母帶誌 - Master Tape Diary - Dvorak Cello Concerto, Op.104

Master copies of P. Fourner/Szell and du Pre/Barenboim recordings
        Quite lucky to collect these two famous recording of Dvorak Cello concerto at the same time.

        再加上Daniil Schafran在1979的錄音.  我已經有三種Dvorak大提琴協奏曲母帶的版本了!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母帶誌 - Master Tape Diary -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21, D960 by S. Richter (Melodiya, 1972)

Safety copy of Richter's Schubert D960
        D960做為舒伯特最末期三首連篇鋼琴奏鳴曲的最後壓軸,是在舒伯特生命終結前的秋天時完成。應該是不少人心中的天鵝之歌,也是演奏家的試金石。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of Richter
        我一直認為舒伯特是音樂史上最大的奇蹟,因為他只有31年又10個月左右的生命!他的晚年其實是其他人的壯年。
Franz Schubert; Jan, 1797 - Nov, 1828
        令人不可思議的就是他的老成和青春火焰在他的音樂中交織與熄滅。完美展現在第一樂章到第二樂章的轉折. 

DAT初探 - Digital Audio Tape

DAT master copy made from 1990s
        科技在方便性肯定是有進步的。小小一捲DAT就可以容納兩張Jazz專輯!
這是90年代類比母帶轉拷到DAT的safety copy,要去找台DAT player來試試了。非常好奇會是怎麼樣的聲音。


        DAT的規格只有16 bits, 44.1/48kHz.  比較於今日數位規格, 那是遠遠不及.  但有趣的是, 雖然比較於類比母帶, 它在音場規模以及高低延伸上略微遜色, 但DAT所發出的高密度與重量感的聲音, 非常傳神的保留類比母帶的特質.
Size does matter!
Over 1.5hrs high quality music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談音論響(九) - 音響中的損耗(二) - 78rpm vs 33rpm

Relatively loss-less and direct copy from Production master
        聲音在錄音與後製過程中一定會有損失與失真.  因為沒有任何的轉換(transducer)或是電路, 在物理上是100%完美轉換或是線性的.  黑膠的重播靠的是震動轉換成電氣訊號, 磁帶重播則是用磁通量變化轉換成電氣訊號.  後製過程中會經過的電氣訊號處理, 如Mic preamp, compressor/limitor, EQ, Sum, Pan等, 都無可避免的對原始訊號加入失真以及耗損.  甚至在錄音的一開始, 以麥克風振膜捕捉空氣中的聲波震動, 就一定存在著損耗以及失真(染色).  我們先來分段比對一下留聲機與黑膠的各階段差異.
Microphone used in 1920 for great Melba's first live broadcast
        (1) 錄音: 以留聲機來說, 主要的分野在於電氣麥克風的引進.  在沒有麥克風出現的時代, 如上一篇所提到的, 音源是藉由號角的收集放大後, 產生足夠的振幅而被記錄(刻)在軟性材質之上.  雖然過程中沒有麥克風和電氣放大的介入, 但材質與號角物理特性, 頻率響應以及振幅(音壓)難免受到限制, 以及染色.  而在麥克風引進之後, 藉由電氣放大與修正, 錄音所能達到的頻寬, 響應的平直, 以及振幅, 當然可以做到更好.  類比黃金時代的黑膠, 也是沿著這樣一條路線不斷精進.  雖然麥克風以及相關放大電路的加入, 無可避免產生聲音的損耗以及失真.  但所帶來的其他優勢卻是明顯可見的!  隨著技術的進步, 現代錄音可以達到的效果當然不是留聲機時代可以比擬的.
        另外必須提到的是錄音的載體.  不同的載體當然在先天上都會有其特色與技術限制.  載體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紀錄麥克風所能捕捉到的聲音的物理特性.
EQ curves used in viny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ing
        (2) 等化: 為了用刻軌來記錄音頻的頻寬, 無可避免的就會對訊源做等化的動作.  除了最早期的acoustic recording (還沒有麥克風的時期)外, 所有的刻片, 無論是蟲膠或是黑膠都必須有等化.  在78rpm(電氣錄音)與早期LP的時代, 這個部分是很複雜的.  也幸好這個問題在1958年後, 由RIAA做為全世界通用的標準後, 才減少了重播等化的複雜度.  BUT......可惜的是, 即使是1960年後(甚至到1980年?)生產的黑膠, 重播EQ的複雜性以及標準, 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同.  這裡有一篇關於黑膠EQ設定的文章值得一讀.  先不論等化的標準不同, 只要有了等化, 無可避免就會對訊源產生損耗以及失真.  而在重播過程中的反等化, 又再次產生失真與損耗的機會.

Many EQ curves existed in early 195x - 196x
        這個對黑膠收藏到一定層度的愛樂者都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甚至我們早先認為的各家唱片不同的音色平衡走向, 重播等化的正確選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  更可惜的是, 尤其是早期(1950-60年代), 我們鮮少可以由唱片本身得知當時正確的等化曲線設定, 甚至同一家唱片公司還會有不同的等化設定!  也因此要客觀的比較早期ED1版本, 與後期再版片, 不同區域的版本, 甚至複刻片都會產生一些難度.  當然, 後期的再版片與複刻片, 應該都是依照RIAA的標準.
        由於盤帶的等化標準相對單純(基本上, 只有美規的NAB和歐規的CCIR; 必須注意的是, 在前段的錄音時, 早期還是有許多不同的標準, 例如AMS, AES...等), 從母帶ED0.5或是各家早期出版的Pre-recordered reel tape的重播來體驗各家錄音的差異, 可以提供一個更客觀的經驗.
        回到損耗的探討.  由等化曲線來看, 可以看得出, 音頻訊號在1kHz附近是維持"不等化"的.  第二是各種等化的幅度不同, 如果統一用RIAA來還原, 是會產生問題的.  三是不同等化線路的誤差與特性的不同.  當然以目前的技術來說, 等化曲線的精準度都可以做到非常好.
Western Electric Vitaphone lathe system
        (3) 刻片: 對於早期Acoustic phonograph來說, 錄音即等於刻片, 因為中間不會有任何麥克風或是電氣放大.  而黑膠時代, 最類似的就是直刻; 也就是經由麥克風收音, 混音後製成兩軌訊號後, 不經過其他錄音載體, 直接進入刻片機刻片.  事實上, 電氣時代的留聲機唱片都是所謂的直刻片!  如同大家所體驗到的, 也同意的, 直刻的黑膠唱片所能呈現聲音的真實度以及動態, 通常會比一般的黑膠唱片更好.  其實這就是減少訊號被損耗和失真的過程和機會.  也是為何留聲機唱片在有限頻寬與動態下仍然可以保存令人訝異的聲音真實感.
Vinyl pressing process
        (4) 大量生產 & 重播: 商業化與營利是無可避免的行為.  因此量產的方便性與成本往往主宰了商業媒體的走向與淘汰.  從容量只有幾分鐘一面的蟲膠, 到約20多分鐘的黑膠, 再到70多分鐘的CD就是如此.  技術面上, 這不一定是好事; 但從普及性來看, LP/CD的出現, 的確大大改變了人們消費音樂的模式, 也造就愛樂者聆聽各式音樂的便利性.  甚至到今日的網路下載!
        以壓片的過程來看, 黑膠生產過程中的四次翻模當然無可避免會有損耗以及失真.  這個部分, 以過程來看, 留聲機唱片與黑膠是類似的.  從重播的角度來看, 也是如此.  當然現代黑膠的重播條件, 在轉速的穩定性, 唱頭的性能等上, 是超越留聲機許多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人嘗試用現代唱盤與唱臂, 特別設計給播放78rpm唱片的唱頭, 再加上搭配適合等化曲線的唱放來播放留聲機唱片.  也的確可以得到更線性, 更穩定的重播效果.  但"極簡"的留聲機重播系統, 所能播放出來的高密度, 逼真的中頻.....還是別具魅力, 無法取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