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炮火下的鮮花綻放 - Richter's Mussorgsky Pictures at Exhibition in SoFia, 1958

Richter in SoFia, 1958
        記得不是第一次談到李希特的展覽會之畫.  這一次會再談, 是因為整理最近收到的, 難得的Sofia 1958實況的母帶拷貝後, 有感而發.

        由於這是198x年左右留下的拷貝, 當時使用的是俄國的磁帶.  經驗中它的品質(不是說聲音)不能和德國BASF/AGFA或是東德的ORWO相比.  也在此建議大家收到老帶子, 可以先放進防潮箱中靜置至少兩個星期後, 再拿來出來確認(播放前在室溫下靜置半天).  不過老帶子品質很難說, 所以我通常是先試放一小段後, 沒有問題就同時用空白帶做備份下來.

        舒曼形容蕭邦是花朵下的大砲.  這傳奇的Sofia現場實況就可說是大砲下的鮮花綻放了!  Richter雖然難免有錯彈, 但這大砲當然不是在形容Richter, 而是在形容現場不斷的咳嗽以及清喉嚨的聲音!  而這已經沈睡數十年, 不敢說是無比珍貴, 但可說是稀有的母帶拷貝, 飛越千萬里就這樣在我的音響系統上炸了開來!

        1958算是Richter的展覽會之畫的巡禮之年.  海盜版不說, 正式出版的至少有兩個展覽會之畫的版本.  一個是這Sofia現場, 一個是同年的Studio版(JVC).  我個人一直偏好Studio版.  因為聽過Sofia版的朋友一定知道, 除了不間斷的咳嗽聲外, Sofia版最大的問題在於底噪太高.....會嚴重干擾到音樂的聆聽.  也因此Sofia版無法展現Studio版的超高動態對比.  另外, 這底噪肯定對唱片公司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如何去除掉底噪而不影響音樂本體, 還有討厭的咳嗽聲....可能是無解的難題.  而且比較起Studio版, 當時在現場的Richter, 肯定也受到這些"噪音"的影響, 使得音樂的進行無法像Studio版那樣做出揮灑自如, 天崩地裂的音響.
        當然, 聽母帶拷貝, 這些問題依舊存在.  但對我輩Richter瘋來說, 雖然沒有收到Studio版母帶拷貝, 能有這Sofia現場的母帶拷貝已經是不可言喻的幸運了.  另外一個讓我恍然大悟的是, 透過當時留下的照片, 我才瞭解到為何這些咳嗽聲以及底噪會如此之高!  因為這Sofia廳並不像是一般音樂廳, 觀眾與藝術家有一定的距離.  所以麥克風無可避免的會收到相當大的觀眾傳來的聲響與躁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