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談"音"論"響"(三) - 音樂文本 - Generation of master copy

用技術編織聲音的幻覺
        接續之前的一篇, 聲音的想像與實現.  音樂與其他藝術不太一樣的地方, 其中之一就是在於人們要欣賞音樂必須透過"演奏"才能將記載於樂譜上的音符轉換為物理現象的聲波, 而得以被人們的雙耳聽到, 進而加以"想像與理解".
        現代人由於技術的進步, 得以將這"音樂發聲的物理現象"記錄在不同的載體之上, 並加以大量生產普及給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愛樂者.  所以現代愛樂者是幸福的, 因為藉由罐頭音響與音樂之便, 您隨時可以"重現"這些被記錄的音樂事件, 也可以稱之為"音樂文本"!
        在聲音可以被記錄的技術發生之前, 想像一下, 一般愛樂者一輩子可以聽到幾次的貝多芬交響曲? 馬勒? 布魯克納?  更別提可以重複聽到一位偉大演奏家的演奏, 像是蕭邦演奏自己的作品, 莫札特? 帕格尼尼?  由此或許也可以推論, 現代愛樂者藉由罐頭音樂之便, 可以理解音樂的深度與廣度, 可能遠遠超乎前一代愛樂者可以想像的程度.  同樣也可以推論, 二十世紀或以前的偉大演奏家或是作曲家也可能沒有意識到, 他們所留下的"文本"可以被現代的愛樂者"解析"到怎樣的程度.
        對於現代的愛樂者來說, 即使現代音樂廳和音樂會的普及, 接觸以及理解音樂的機會, 來自於罐頭音樂的比率還是遠大於現場.  因此不難理解有一小部份的音樂"宅男"們, 對於"音樂文本"的追求以及講究, 會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也就解釋了為何許多珍貴演奏錄音的首版(ED1, 不管是LP或是CD)是一小批人拼死以求的目標, 價格也遠超乎一般人想像的程度.  其實, 這也發生在其他不同的藝術或是文化領域上.  像是古騰堡聖經, 宋版四書, 首版版畫等.  這裡除了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外, 似乎也存在著愛好者對於"原版(Original)"的不自覺移情作用與追求.
        以音樂文本來說, 上文提到的ED1是否就是"原版"?  要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應該先瞭解一下, 從專業角度來看整個錄音以及後製(Recording and Mastering)的過程.  一個音樂文本的誕生, 永遠與內容(音樂演奏的內容與品質), 技術與人脫離不了關係.  也可以說當這三個條件做到最完美的融合時, 一個最理想的"幻之名演"的音樂文本就此誕生!
        來看看我所理解的一個音樂文本誕生的過程(以立體聲類比錄音為例)(在此強調, 我並非專業錄音背景, 許多資料大多是由網路上取得, 其中也存在我的推論, 如有錯誤, 歡迎指正):
        (一) 多麥克風(兩隻或是以上)的錄音配置示意圖:
Example for multi-Mic placement for orchestra recording
        (二) 產生多軌母帶; 將所有麥克風收取的訊息全部記錄下來....
2" reel tape/Multi-track recorder
        (三) 經過後製(mixing)產生兩軌母帶; 後製過程中會使用到多種的效果器(limiter, compresser, reverb, EQ, Line...等)將多軌母帶的資料轉為兩聲道的資料, 記錄於兩軌的母帶中.  當然後期也有機會使用比較現代的設備對(二)的最原始多軌母帶進行再次後製, 產生一版新的二軌母帶.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 由於盤帶保存的考慮,以及避免所謂print-through effect的產生, 通常間隔一段時間, 母帶都必須進行重新過帶的動作, 同時為了避免母帶發生不可挽回的情況, 同時會對拷產生所謂的Safety copy.  必須注意的是, 有許多廠商為了避免所謂的generation loss (也就是拷貝所產生的, 無可避免的資料損失), 會避開(二)的多軌母帶, 在正式錄音前, 先將所有後製(mixing)條件確定, 直接產生兩軌的母帶.  例如, 早期效果驚人的Decca, Mercury等的部分錄音就是如此.
Multi-track masters to 2-track
        (四) Production copy的產生; 由於生產的需求, 必須產生一個生產用的母帶, 供應給各地生產線做為"原版"使用.  這通常是使用(三)的兩軌母帶來對拷來產生.
1:1 real time copy
        (五) 黑膠母盤Lacquer; 黑膠生產需要先刻製lacquer母版.  此時通常是使用(四)的Production copy的兩軌母帶做為訊源, 輸入到刻片機.  必須瞭解的是, 通常進入刻片機之前, 還是會有一個"後製處理"的步驟, 至少必須進行訊號等化處理, 將低頻壓縮和高頻放大, 以符合刻片的物理條件需求.  另外, 愛樂者通常無法得知黑膠唱片的ED1與後期的再版, 甚至近年來的重刻版本, 他們所使用的"Production copy"是否是一樣的.  因為也有可能早期(四)的Production copy品質已經不堪使用, 所以必須再次制作新的production copy, 甚至是(三)的兩軌母帶.  另外, 早期母帶因為年代久遠, 考慮到實際操作上可能產生的風險, 近年的重刻片只能使用所謂的數位母帶(DAT或是數位檔)也就不是奇怪的事.
Cutting lathe for producing Lacquer
        而最發燒的方式, 所謂的直刻黑膠, 就是省略了所有的母帶copy的產生, 麥克風訊號經後製處理後, 直接進入刻片機, 刻下Lacquer.  這樣的直刻片通常是限量的, 因為Lacquer翻模次數還是會有一定壽命限制.  這種方式所刻製的Lacquer就相當於(三)的兩軌的母帶.
        (六) 黑膠量產; 由下圖可知, 從Lacquer的產生到真正黑膠壓印生產, 中間還會經過三次的翻模, 產生的Slave才是真正用來壓製黑膠的模版!  所以, 其實我們手上拿到的罐頭音樂媒體(黑膠或是CD), 其所搭載的"內容", 相對於我們當初想要紀錄的最原始"音樂文本"(演奏), 已經是第N代的generation了.
How vinyl was produced
        這時候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著名的RVG的50/50 mastering以及Mercury mastering的方式:

RVG's 50/50 system for Stereo/mono mastering
Famous Rudy van Gelder with his 50/50 mastering system
35mm film recorder used by Everest/Mercury
Multi-track source direct to lathe cutting
        對於小廠來說, 或許養不起昂貴的多軌設備, 也為了凸顯錄音品質的優良, 通常就會想辦法減少上述的步驟, 盡可能降低generation loss.  當然, 對於Mercury或是Decca等大廠, 資金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所追求的就是最高傳真的錄音品質以及罐頭音樂媒體(Vinly, CD等).  EMI, DGG, RCA, CBS等大廠也都有不凡的成就, 但在網路上比較難找到相關的資料.  這裡有一篇Decca資深工程師的訪問, 裡面有提到相當多當時Decca的做法, 值得一看.
        因此, 我來看黑膠迷眼中的黑膠黃金時代的ED1, 除了他們是最早期, 商業販售的"音樂文本"外, 他們的最珍貴之處在於當時處於各項技術"有限"的情況下, 想盡一切的方式, 盡可能的保留了當時這些偉大演奏藝術的瞬間!  而且其成就是, 即使以現代最高技術的手法下, 仍然無法超越, 尤其是那直搗人心的音樂力量.
Phonograph
        甚至我們把目光轉向更早期的78轉唱片, 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 在第一次聽到正常狀況下的78轉唱片重播, 都會驚訝於中音的逼真度與表達音樂情感的自然度是如此的驚人.  其原因或許就在於, 以生產的角度來看, 78轉唱片的"音樂文本"其實是非常接近最原始的音樂文本的.  當然, 那時代的頻寬是非常有限的.  但在中音的表達上, 78轉唱片其實有著一扇非常清楚乾淨的"窗戶", 可以讓我們穿越時光一窺最原始的"音樂文本"(演奏現場).  也難怪乎還是有許多人默默的在收藏78轉的珍版唱片!
Phonograph & Nipper
        就技術的角度來看, 在類比的時代裡, 每一次產生的"次代"音樂文本都代表著一次的資料損失以及染色, 只是多少的問題而已.  而以追求罐頭音響與音樂的最高聲音幻覺來說, 是否還存在著比黑膠或是CD還要更接近原始文本的音樂文本, 就會是我下一個追求的目標.  也就是最接近原始母帶的存在!
目前已知最接近母帶的存在 - 直接拷貝原始母帶的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