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談音論響(六) - 被"高音"掩蓋的"中音"

紅色部分是基音; 黃色是泛音
        這一篇我希望談一些我對頻率響應以及通常發燒友判定音響好壞的最明顯指標 - 高音的看法.  首先, 有趣而且必須小心翼翼的是, 我發現發燒友們討論"高音"時, 其實每個人認定的高音頻段是不太一樣的.  以上圖比較學理性的定義, 高中音(High-Mids)是2k~6k Hz, 而高音是指6k Hz以上的範圍.  以小提琴為例, 它所發出的最高的"基音", 其實是落在中高音的範圍, 而不是大家一般泛指的高音.  也就是在我們一般俗稱的高中低音三段式分法, 至少多出了一個高中音的範圍.
        如果我們再以喇叭設計分頻點的觀點來看....以歐洲一般喇叭設計來看, B&W 800D的分頻點是350/4k Hz, PMC BB5是380/3.8k Hz, Rogers LS3/5a 3k Hz, ATC 100ASL 380/3.5k Hz, Sonus Faber Stradivari 300/4k Hz, MBL 101E 105/600/3.5k Hz, Marten Coltrane 300/4k Hz....可以發現大部份高音單體開始接手的頻率會落在3k Hz以上; 有趣的是美國喇叭設計會有些不同, 它們高音開始接手的頻率會更低, 例如, Wilson WATT & Puppy 8是125/2k Hz, Revel Salon 125/450/2.2k Hz, McIntosh XRT18 350/1.5k Hz....(我必須說, 現代美國(或是美洲)喇叭設計者大部份不註明它們的分頻點設計, 像是我想查Magico Q3, Rockport Altair, Verity Parsifal等都沒有資料).  號角喇叭設計則屬於不同的領域, 因為一般三音路的號角設計, 它們中音單體所涵蓋的範圍都相當廣, 舉例來說, JBL S9800的分頻點是800/10k Hz, 這算是非常典型的分頻點設計.  甚至某些更頂級的號角設計會將中音號角的範圍降到300Hz就開始, 一直到8k Hz.  也就是說, 我們常認為的小提琴"高音", 其實大部份都是由喇叭的中音單體發出.  當然, 由於小提琴的泛音可以高達15k Hz左右, 當然就是高音單體的領域了.

        再來我們看一下生理上的因素.  人的聽覺最敏感的頻率在1k~3k Hz.  而一般語言的頻率區是落在200~3k Hz左右.  所以以喇叭設計來看, 歐洲人比較會刻意將中高音分頻點避開1~3k Hz的區域, 而美國人設計似乎比較喜歡將分頻點落在1~3k Hz的範圍, 刻意讓高音"提前"介入這一人耳最敏感的區域.  那一種方式比較好?  說實話, 我沒有深入比較兩者的機會, 也沒有聽過太多的喇叭, 更非喇叭設計或是聲學專家, 所以不太適合說誰比較好....這應該也不會有絕對的答案, 否則就不會有各式各樣的設計.  但以我的觀點來看(也因為我習慣了全音域的ESL喇叭), 我會比較贊同歐洲人的想法, 甚至號角喇叭的方式!  因為頂級的中音號角設計可以涵蓋300~8k Hz的範圍, 幾乎將所有自然樂器發出的"基音"都可以用同一個單體來發出.  所以也不難理解, 許多日本的超級中音號角單體嘗試將頻率下限壓低到100Hz, 甚至更低(配合特殊的號角設計, 例如WE15a/555 Receiver)的努力!
G.I.P Laboratory Flagship with 40+ Kg Gigantic Mid Driver for 300~8k Hz
        當然, 技術規格是以儀器的角度來看.  人的聽感還是有許多生理上的主觀感受.  例如我們都曾經感受過超低或是超高頻的表現會影響到我們對其它頻段甚至音樂的感受.  這個部分的結論很難, 我沒有資格談;  但我們現在可以清楚知道, 由於人對於1~3k Hz的部分最為敏感, 所以這一頻段音響的表現也最容易吸引人聽覺的注意.  因此, 我常常會觀察到許多人在做器材喇叭, 甚至線材比較或是欣賞時, 90%的人都會馬上注意到高音(其實是高中音~高音, 這裡無法嚴格定義!)的差異(所以不能怪罪廠家喜好在此頻段做特色), 但如果我進一步請教, 這兩者哪一個的中音表現比較好? 或是比較喜歡? 甚至比較正確?.....我發現真可以說得出道理的, 可能就只有10%!  大家的反應通常都是"一愣"....這也不是說對錯, 因為你生理上就是會不自覺"更"注意中高音的表現.  這裡也可以解釋, 為何一般認為銅線比較平淡, 而帶了銀的通常在中高音以上都會比較搶眼!  但對我來說, 這種分類其實你只看到了這兩種材質的"表面"特性.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探討銀線以及銅線在中音的表現特性....可能就不是太多人馬上可以回答得出來.
        由於人生理上的特性, 也因為自然樂器所發出的基音大部份落在100~3k Hz左右, 所以我通常會建議朋友在比較完高音的差異後, 沈靜下來, 試著比較一下中音的差異, 甚至哪一個在基音的發聲比較正確, 能量分布的比例與釋放的速度, 以及密度上誰比較真實?  甚至是我常常使用的"鼻音"測試!  所謂的鼻音測試其實很簡單, 當你聽到朋友說話時, 如果他感冒鼻塞了, 你會聽到雖然話語的頻率不變, 但卻有鼻音....高音的差異比較直覺, 但有時不會很客觀; 但談到中音的好壞, 像是中提琴聲部, 左手琴鍵的解析度與層次, 木管音色的差異與body, 基音發聲的密度, 真實度, 能量釋放的速度以及分布...等, 就比較考驗聽者的功力.  基音發聲的密度不夠紮實, 你可能會聽到很漂亮的高音, 但卻是"中空"的基音.

        從發聲的原理來看, 喇叭做為一個電能轉聲能的轉換器(transducer), 一套系統如果不能好好發出100~3k Hz自然樂器的基音頻段, 那有再美, 更高的高頻延伸, 或是直達地心的低頻響應又有何用?  當然, 這是我的標準,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priority setting.  我會設定這樣的priority, 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 我之前提過了, 高音(6k Hz以上)比較沒有客觀的標準....因為你不知道它的一些客觀條件可以判斷這樣的高音表現正確與否; 可是中音(或是基音)的表現和真實度, 對我來說是比較客觀的, 因為一把小提琴就應該像是一把小提琴, 基音發聲的真實度與聲音能量的釋放速度以及能量分佈就應該愈逼真愈好.  或是比較沒有"鼻音".  第二, 我們常會在不同環境條件下聽到真實樂器的演奏聲音, 雖然會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 但小提琴或是鋼琴的真實感受是非常直接的, 並不會受到空間環境的影響!  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熟悉自然樂器基音發聲應該有的真實感.  第三, 所謂的現實因素, 因為一般人的現實條件下, 音樂聲音頻譜的再現, 通常在高音/超高音以及低頻是比較有限制的, 想要解決, 相對要付出的代價是要更高的.
        我們回到一個比較實際的例子來看; 銅線與銀線的差異在直接比較下(音量大小不變), 高音的差異通常是非常明顯的; 但銀線的高音特性有時反而會限制了中音的表現, 為什麼?  因為你比較難把音量再開大.  而銅線看似比較收斂的高音表現(在與銀線相同的音量條件下), 有時反而會讓你可以再加大音量, 此時不只是音樂基音的能量更容易飽滿厚實, 高音的表現也會更好了.  但一般的情況下, 由於發燒友太過直覺性看重高音表現, 所以反而限制了音樂最基本的表情以及音色所在的中音表現.

        另外必須提到一個我觀察到的罐頭音響的限制; 我們似乎可以這樣假定一套系統的能量是"守恆"的.  意思是說我常發現, 如果我刻意去調整一套系統高和低頻的延伸, 這時候會發現, 相對的中音的能量就會變"瘦"了.  也就是, 一套固定系統的"總能量"似乎也是固定的, 你把它拉得寬頻些, 你無可避免就會影響到中音的厚度(空洞); 反之更密實的中音, 在頻寬上就必須犧牲一些.  也就是說, 頻寬與中音的厚度似乎是一個兩難....你想要更兼得兩者, 就必須打破原來系統的條件, 也就是換器材....所以, 這就是我設定priority的第四個原因.
        所以, 我希望提醒大家在比較器材差異或是系統時.....多嘗試注意中音, 也就是基音的表現.  他應該會帶給你一個可以讓你更快樂聽音樂的指標!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磁帶與盤帶機日常保養

Revox Tape Path for reference
        盤帶在使用上其實不會比黑膠麻煩....因為你至少少了清洗唱片的步驟.  清洗磁帶是無法想像的.  磁帶的收藏需要注意的就是溫度與濕度的條件; 一般認為, 磁帶儲存的最佳條件是20度C以下, 40% RH.  40% RH比較容易, 因為你只要使用保濕箱就可以輕易達到, 而且保濕箱一般來說都不貴.  溫度在亞熱帶的台灣比較麻煩, 要控制在20度C以內, 必須花費相當大的力氣與能源.  我想除非母帶軟體收藏到達一定程度或是專業錄音室的規模, 否則也只能存放在一般室內空調的環境.  溫度與溼度何者比較重要.....說實話, 我也還不夠資格回答這樣的問題.  除卻磁帶本身品質的問題(SSS或是脫粉), 以我手上有限的195x/196x原版磁帶收藏來看, 濕度應該是比溫度重要一些....因為這些來自美國以及法國, 超過五十多年的老帶子, 還是可以播放出相當優秀的音質.  也因為我推測這些老帶子不太可能都是保存在低溫的環境裡.  所以目前我只能先以控制濕度(40% RH)為優先條件.
Shed pattern on capstan shaft 
Shed on erase head
        想接觸老磁帶錄音, 就一定要知道, 可說是磁帶錄音史上最慘烈的品質問題 - SSS (Sticky Shed Symdrone), 因為不知道有多少珍貴錄音因為SSS而毀於一旦!  所謂SSS, 簡單說就是磁帶上將磁粉與磁帶基層連結在一起的binder因為吸收了水氣而失效了.  所以輕微者就是磁粉脫落, 嚴重者則是整片磁粉剝落, 導致不可恢復的損失!  對於SSS, 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 可以wiki一下就會有完整的解釋.  也由於SSS影響層面以及時期之大, 所以有許多特別的方法, 為了想拯救這些已經SSS磁帶上的資料而開發出來, 也就是Baking process.  不過光是baking就有許多各家不同的條件.  而baking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逼出binder裡的水氣, 讓binder恢復作用.  但不幸的是, 即使經過baking, 這些容易SSS的磁帶還是一樣會再次SSS.....所以通常對付這些SSS的帶子, 就是baking之後, 立即將內容做備份.  由於SSS的問題主要發生在美國的磁帶製造商, 因此基本上跟隨美國市場規格的台灣, 也無可避免SSS的影響!  所以各位遇到老的Ampex, Scotch....等美國磁帶就必須小心, 即使NOS的帶子一樣無法倖免.  因為這是磁帶本身binder的配方出了問題!  基本上, 歐洲大陸慣常使用的BASF/Agfa/EMTEC比較不會有SSS的問題.  如果您的磁帶發生了SSS的狀況, 播放上就必須小心.  假如磁帶上的資料是非常珍貴, 建議此時就要找專業拷貝的工作室進行處理.
Basic kits for regular maintenance of your tape recorder
        磁帶機的日常保養相對直覺和簡單.  當然, 校正磁帶機的部分在這裡先不談.  所謂直覺就是看到髒污了就進行清理.  清理的部分就是所謂磁路(tape path, 請參考第一圖上標示黑色的部分)上的元件.  使用的工具和原料很簡單, 請參考上圖; 清潔磁頭與金屬元件部分的溶劑就是異丙醇.  Studer, TFK, Nagra等都要求唯一使用異丙醇來清潔磁頭.  工具很簡單, 就是使用棉花棒沾浸溶劑後, 擦拭相關元件.  清潔Capstan shaft (主軸)需要注意的是, 棉花棒不需要太濕, 導致擦拭時溶劑滴入軸承之內.
        磁路上除金屬原件外就是橡膠元件.  清理橡膠件只需要使用乾淨的布, 沾浸清水或是天然肥皂水擦拭乾淨即可.  當然, 避免殘留, 以及必須等乾燥後才可以開始播放磁帶.
Demagnetizer by HAN-D-MAG, US
        另外一個必備的工具就是去磁器(demagnetizer)!  由於磁帶是利用磁性來記錄資料.  所以磁帶必須遠離強烈磁場是可以理解的.  磁帶機因為長期播放具微弱磁性的磁帶, 以及磁粉的脫落, 會造成輕微的磁性殘留在tape path的金屬元件之上.  當磁性殘留到達一定程度後, 其作用就會"破壞"或是"洗掉"在其上播放的磁帶上記錄的高頻訊號.  而磁性資料一旦被洗去或是破壞就是無法恢復的damage.  所以定期的磁路去磁, 尤其是播放珍貴的磁帶錄音或是校正磁帶之前, 是專業上無可避免的要求.  通常專業的要求是每播放八小時(也有二十小時)後必須進行去磁.  我們家庭使用通常不會如專業般頻繁, 所以我會建議每週至少要去磁一次.  而去磁器必須注意的是, 不要使用一般常見設計來對卡式機去磁的設備, 因為它們對更大型的盤帶機是不夠力的! 而去磁器的使用(去磁前請關掉盤帶機電源!!), 可以參考網路上的demo video (YouTube).  我偶而會聽到缺乏高頻的盤帶系統, 使用者通常是不太注意到去磁的重要.  也讓一般人對磁帶的聲音有了錯誤的印象.  事實上, 磁帶技術所能承載的頻寬, 絕對是在黑膠或是CD之上的.
        盤帶機其實保養很簡單.....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談音論響(五) - 音響中的"音場" - Sound stage reproduction

Mic plan for orchestra recording
        又大又寬又深, 層次清楚的音場表現一向是立體聲重播的一個非常過癮的幻象!  小自簡單的奏鳴曲, 室內樂, Jazz ensembles; 龐大到如管絃樂團, 歌劇等....音場規模與層次的表現一直是某一派(例如, HP TAS派)非常重視, 也視為評斷音響優劣的重要指標.  甚或是, 將同一張錄音, 用調整的手法希望得到更大更深的音場, 也是音響發燒友常常嘗試為之的功課.
        那音場的幻象是什麼?  所謂寬深有層次的音場.....似乎不應該只有一種標準答案.....
Depth/Layer of sound field

Width of sound field....where you like to sit for
        如同上圖, 其實音場的寬深也視乎您所在的"位置"而會有不同.  有些人喜歡音樂廳前排的平衡, 但有些人會喜歡中後方的平衡; 不同位置您所感受到的音場與層次也會不同.  也如同罐頭音響的平衡喜好, 每個人不會相同.
        當然也有另外一派, 不是太重視音場的表現....例如, 號角系統; 當然這樣說可能比較獨斷, 小型的號角喇叭, 我認為一樣可以營造相當不錯的音場....但如果是大如斗櫃的號角系統, 由於系統體積的限制, 除非有足夠的調整空間, 否則要重現如同現代動圈式喇叭的精細音場, 可能力有未逮.  但無論如何, 這一派的音響友, 通常都不會把音場的重現列為首要的指標.  這個部分, 我們後面會討論到.  我們先從源頭, 錄音的麥克風擺設開始, 一直到最後的兩軌母帶.
     
Typical Mercury three Mic placement

RCA way: Similar to Mecury with three Mic in front of orchestra
and adding more Mic for inner details
Philips famous Krips' Mozart Symphony recording: Three major Mic with many sub-Mic
(from Soundfountain)
Decca Solti's recording: Decca tree + many sub-Mic (from Soundfountain)
Decca used three Mic technology in early years of 1946 (from Soundfountain)
Example of Mic placement
Three channel recording (Left/Mid/Right)
CBS's Mahler 8 plan; Three channel master tape then mix down
to two channel for cutting lathe
Mercury three channel master tape mix down to two channel for Scully lathe
        關於EMI, DGG的錄音設計, 網路上比較難抓到資料,但基本上, 歐系的大型管弦樂錄音, 除了使用類似Decca tree的主要麥克風外(在指揮家的上方), 應該都會使用多隻的輔助麥克風來捕捉各個主要聲部以及空間殘響.  基本上, 除了早期Mercury只有使用三隻麥克風的方式, 或是其他像是單點錄音, 人頭麥克風(兩隻)的方式之外, 多隻麥克風(也就是多軌錄音)的錄音都必須經過mixer進行初步混音.....因此大部份所謂的立體聲(左右聲道, 或是三聲道)的音場特性便是在此時確立!  另外一個可能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即使是一套爵士鼓的錄音, 動用的麥克風數量已經超乎想像.  當然, 這是指近代多軌錄音技術比較成熟的時期.
10 Mic for drum recording.....
        而且看起來....最原始的錄音母帶是以三軌的方式被記錄下來....似乎是通例(?).  因為不只是Mercury這麼做, RCA, Everest, CBS....等, 甚至我懷疑Decca也這樣做(EMI/DG/Philips就不得而知了).  有中間聲道的存在, 似乎會讓最終立體聲的呈現會有更大的調整空間.  除了大型管絃樂團外, 小型的爵士樂團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 
Mic/recording plan for a Jazz big band
        這也讓我想到Stellavox最頂級的TD9就有35mm, 三軌磁頭模組的規格!  不過, 我倒是沒有看過Studer, Telefunken有三軌的磁頭規格.  附帶一提的是, 35mm三軌的條件相當於每軌1/2"寬度的條件.  所以可以想見早期35mm三軌錄音(主要是美系)中, 每一軌所能包含的訊息資料!  
Stellavox TD9 35mm three track head block

        接續上文的圖例, 多軌錄音中音場的成形就是錄音師或是混音師, 將每一隻麥克風所收錄到的訊號一一"定位"(主要是Panning & Reverbs)到預期的音場中的"位置" - 左右以及深度.  也可以這樣說, 除了類似Mercury three Mic或是更少麥克風的錄音方式, 音場的成形與Mixing/Mastering息息相關.  事實上, 即使是Mercury three Mic的方式, 在立體聲音場的"成形"上, 一樣會受到中間聲道"分配"給左右聲道的比例多寡的影響.
Vintage Telefunken ELA E130a mixing module for panning
        所以對我來說, 罐頭音響中的音場重現, 應該要有多寬, 多深, 其實並沒有標準或是足夠當作標準的答案.  應該只是適當重現每一位錄音師預期的效果即可.  當然, 有許多方式與調整手法, 可以將同樣一個錄音, 調整到聽起來更寬或是更深.....但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甚至, 反過來說, 此時你正在做與錄音師類似的動作, 只是不是使用電子式的panning & reverbs,  來得到每個人希望的"音場".  但是, 就如同錄音師調整panning & reverbs, 過頭了, 只會得到不自然的反效果.  發燒友調整音場也必須小心"過頭"了的反效果!  所以我個人並不會太在意, 同一個錄音在別人系統裡, 所重現的音場更大更深; 音場要左右超出喇叭, 或是深度一定要如何如何....其實並非絕對的標準, 因為我認為有更重要的部分需要注意; 也因為你並不知道錄音師心目中, 或是在他的monitor下聽到的音場寬深.
        當然, 您的系統與空間愈好, 愈能夠重現與分辨錄音師在混音時音場的企圖.  這篇討論其實並非在反對音場的追求, 而是介紹大部份錄音音場的製作過程.  錄音師在做最後混音/mastering時, 絕對不會是以音場的多寬多深, 甚至多高當作最主要的規格目標.  所以, 以罐頭音響重播來說, 音場的寬深效果也非放諸四海一致的標準.  再加上大部份人的聆聽環境都有許多的限制, 如果為了追求音場而犧牲了基音(100 ~ 3k Hz)的真實度, 高中低音域的自然平衡, 可說是得不嘗失的方式.  不過, 通常您系統的平衡對了, 基音的重播更真實, 此時音場的寬深與層次就會自然呈現.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淺談蝴蝶頭 - Butterfly head....

1/4" magnetic heads summary (by Richard Hess)
        有時候會在盤帶討論中看到有發燒友認為Butterfly head (DIN head)的磁頭比較好.....這樣的說法很難有一致共識的答案.  但有幾個"事實"是存在的:  第一, Butterfly head的設計所涵蓋的磁帶面積是比較大的; 第二, 由於Butterfly head的條件下, 左右聲道的間距比較小(0.75mm), 通常crosstalk會比2mm間距的in-line stereo head (NAB head)來得高; 第三, 我好像沒有看過Butterfly head的設計出現在美日系的磁頭上, 多軌的系統你大概也看不到Butterfly head的設計.
Telefunken V-shape head (butterfly head)
Studer Butterfly head
        回到Butterfly head設計的原點來看, 其實當時德國設計出Butterfly head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廣播電台在切換stereo/mono磁帶時不會產生太大的音量差異!  這從本文第一張圖就可以看出, Butterfly head (European stereo)的涵蓋磁帶面積是非常接近full track mono, 雖然它犧牲了兩聲道的分離度.  另外一個必須注意的是, 錄音與播放磁頭最好要一致.  您可以看出, 例如使用butterfly head去播放in line stereo的錄音時, 此時Butterfly head會讀取到磁帶中並沒有被紀錄資料的部分, 也就是說此時會讀取到原本in line stereo所錄下的訊號中所沒有的背景雜訊!  反之, 使用in line stereo head去讀取Butterfly head錄音的磁帶時, 理論上會得到比用butterfly head讀取更小的電平!
        所以以雜訊的觀點來看, 似乎是使用in line head作為讀取頭是比較"合理"的方式.  因為你很難知道你準備播放的磁帶是使用何種磁頭所錄下或是拷貝的.  但以使用面積的角度來看, 使用Butterfly head似乎比較好, 可是你會犧牲crosstalk!  這裡變數相當多, 我個人建議是知道就好, 無須在這裡鑽牛角尖.  機器和磁頭, 以及調整狀況比較重要!
        當然, 如果您是進行錄音, 匹配的repro/record磁頭是必須注意的.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談音論響(四) - 盤帶之聲; The sound of master tape

Picture of Universe taken by Hubble Telescope
        假如作曲家在他創作的曲目中代表了上帝, 那我們透過演奏, 音響與軟體理解這個小宇宙的企圖, 就等同了科學家想透過哈伯望遠鏡(Hubble Telescope)了解上帝最偉大的創作 - 宇宙的全貌 - 的企圖!
Hubble Telescope
        當然, 集結人類科學技術之最的哈伯天文望遠鏡, 音響迷所謂High-end音響是小小巫見大大巫了!  當我第一次聽到優質母帶拷貝的聲音(好比The Tape Project的Waltz for Debby), 真可說是耳目一新...雖然所呈現的音樂"實體"與內容依舊, 但就像是雨過初晴後的風景, 也像是你換了一付更乾淨對焦更清楚的眼鏡, 所有的細節, 音色與動態是自然浮現!  這不正像是認真的音樂發燒友汲汲於喇叭的擺位, 唱頭針壓0.01g的差異, 追求更低訊號損失的方法, 尋找更理想的聲能轉換器(transducer), 如同HP所形容的, 就是要想盡方法擦乾淨音樂與聆聽者之間的那層層無形的玻璃窗, 讓我更能夠"看清"窗後的音樂宇宙?  以訊源來說, 優秀的母帶拷貝, 輕輕鬆鬆的就跨過了那道門檻....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罐頭音響裡最大的"傳真度"瓶頸其實是來自於訊源, 而不是擴大機或是喇叭, 更不會是線材!

        天天與母帶為伍的日子也有半年了....愈來愈認同音響大師Nelson Pass曾經說過的話(我也不是親耳聽到....也不知道他是何時說的....也不確定他會不會為這段話背書):
        "I don't have deeply held feelings about sound of CD vs vinyl; they are different & I suppose if I really had my druthers, I would take a nice, high-speed, non-Dolby, analog tape; some of best things I've ever heard came from that source."
Studer A80R
        退一步來說, 以音源而論, 相較於優秀的母帶拷貝版本, 真的, 黑膠與CD, 是各有各自的聲音特色, 誰也不會比誰"真實"; 甚至, 如同我在黑膠的黑暗面中所提到的, 黑膠重播其實充滿了音染的陷阱!  我這麼說, 其實也不代表類比盤帶的技術一定就是全面性的勝出; 類比盤帶也是有它技術的極限與缺陷.  但就好比哈伯天文望遠鏡, 透過哈伯, 科學家得以看到更細微的"太初之光"; 而我透過優秀的母帶拷貝可以更清楚, 用更近距離的角度一窺"音樂文本"被創造之時的氛圍與音樂的全貌!  當然, 音樂文本並不完全等同(也不需要)於作曲家心目中的"音樂小宇宙".
        當然, 罐頭音響不可能會比真實樂器演奏或是現場還要真實.  罐頭音響也並非要來取代現場的經驗.  對我來說, 罐頭音響的存在價值, 是透過它才有可能去感受到之前被"封存"下來音樂文本!  而優秀的母帶拷貝是你可以得到的, 最接近這些音樂"歷史"文本的存在!
Production Master
        總結來說, 母帶級拷貝的盤帶之聲有幾個特色:
        第一, 逼真的實體感與音場感; 由於我使用的是指向性很強的靜電喇叭, 之前在聽LP或是CD時, 偏離中心軸線的聲音平衡與中心線上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有趣的是, 聽盤帶時, 這樣的差異居然變小了!  高階盤帶對於空間實體感與存在感的刻劃能力很強.
        第二, 動態範圍與瞬變的速度; 由於盤帶的聲音密度與厚度都非常高以及真實輕鬆, 你真的可以用接近現場實際音壓的音量而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壓迫感.  你唯一要擔心的是後段擴大機與喇叭是否可以承受超高動態的輸出而不會失真, 以及是否可以跟得上磁性轉換的超快瞬變速度.  以我的系統為例, 之前聽唱片, 鮮少會讓我的靜電喇叭保護線路啓動, 但聽盤帶可必須小心翼翼, 因為保護線路啓動變成家常便飯....甚至後級擴大機必須換上更高功率的擴大機以應對盤帶的高動態輸出以及高瞬變的能力.
        第三, 盤帶的背景是非常安靜的; 好的母帶拷貝, 其實是非常安靜的.....不同於一般人的印象.  其實這想來也是正常, 母帶背景不夠乾淨, 怎麼拿來刻唱片和製作CD?  當然去噪(noise reduction)在專業領域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我常常訝異於一些1960年左右的古典和爵士錄音的母帶拷貝是如此的乾淨; 不過,我相信這些都是在產生兩軌生產母帶或是1:1拷貝時, 就已經有適當的noise reduction處理.  所以優秀的母帶拷貝, 你可以在更低的背景噪音的條件下, 得到更好, 更真實的音色, 以及更多的音樂細節.  當然更不會有黑膠唱片的招牌炒豆聲.
        第四, 充滿了音響空間的音樂細節; 愈接近母源的母帶拷貝, 這個特色就會更強.  你也會清楚了解到, 在制作商業大量生產的黑膠與CD時無可避免的頻率限制, 等化以及壓縮, 所產生的損失!
        第五, 盤帶的聲音是非常"穩定"的; 這個部分, CD的表現比較接近盤帶.  黑膠重播通常難以避免許多現實因素, 像是拾取系統的共振干擾, 現實唱片的不平整與偏心等....所以黑膠重播出來的聲音, 嚴格來說是不夠"穩定"與"標準"的.  當然, 您所使用的盤帶機也必須是夠水準以及狀況正常的條件下.
        目前發行母帶級拷貝錄音版本的唱片公司愈來愈多, 雖然取得價格成本不會低, 但對於想追求最高等級罐頭音響訊源的音樂發燒友來說, 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以及大有玩頭的領域.  再考慮到目前日益高漲的黑膠唱片市場(破萬元的ED1或是重刻片比比皆是), 以及合宜(甚至是"便宜")的盤帶機取得成本, plug and play的特性....它絕對是發燒友可以考慮的一個參考級的訊源存在!  另外, 除了新發行的盤帶錄音版本之外, 真的, 我玩黑膠三十多年, 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居然可以"接觸"到許多偉大錄音的更"初始"的音樂文本.  也使得我與這些偉大音樂演奏的瞬間與歷史現場的距離可以縮短到仿佛隨手可及!
Analogy Records
OpenReel Records
IPI
The Tape Project
Opus3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磁帶方向的差異? - A-Wing (oxide in) vs B-Wing (oxide out)

Left: M15A A-Wing; Right: M15A B-Wing
        剛好手上有兩台樣本, 就來介紹一下所謂的A-Wing (Oxide in)與B-Wing (Oxide out)的差異.  首先, B-Wing其實就是德國規(DIN), 而A-Wing是國際通用的規格.  所謂的Oxide in, 就是磁帶的鐵粉資料面是面向磁帶機的轉盤(也就是背向著操作者), 而Oxide out則相反, 磁帶運行時, 鐵粉面是朝外, 也就是面向操作者.  所以你會看到A-Wing的M15A, 磁頭方向是面向操作者, 而B-Wing的M15A的磁頭是背對著操作者.
A-Wing, 磁頭方向朝外對應於Oxide in
B-Wing, 磁頭方向朝內對應Oxide out
        由於是德規, B-wing的方式比較不常見.  那為何德國人硬要堅持一個與世界不同的規格?  當然, 換一個角度, 應該說為何後來西方國家承繼德國Magnetophon的技術, 卻又把Magnetophon的B-Wing方式改成A-Wing?  原因我是不得而知的, 但可以看到許多西方國家的第一代機器, 像是EMI BTR-1, Studer A-27都是B-Wing的方式, 或是就已經同時存在A/B-Wing的不同規格.
EMI BTR-1
Studer A-27
        A-Wing與B-Wing的優缺點其實並不明顯, 我待會談到的B-Wing的優點, 甚至某些優點在最後一代的Magnetophon M20/21裡也被打破!  我們現在以M15A來看看B-Wing的優勢:
        第一, 的確在B-Wing M15A的結構下, 有一個最明顯的優勢就是, B-Wing的形勢下, 所有磁帶路徑上的機構件, 如Tension sensor, Roller都不會接觸到磁帶的鐵粉資料面!  各位可以比較以下的照片, 就可以清楚看到B-Wing的優勢.  也就是B-Wing M15A的方式, 會將磁帶資料面被機構的損傷機率降到最低.  但這個部分, 在最後一代的M20/21已經不復存了.
A-Wing Oxide in
B-Wing Oxide out
        第二, 某些報導宣稱, Oxide out (B-Wing)的方式會比Oxide in的方式有更低的print through effect.  不過, 這個部分爭議比較大, 也有許多人不認為會有差異.
        第三, 由於B-Wing不同於市場的主流規格, 所以B-Wing的機器都會比較便宜些....嘿嘿, 這的確是一個實際的好處.
        而B-Wing的缺點呢?  一個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清理磁頭比較不方便!  其他方面, A/B Wing我覺得都差不多.  Studer也有針對德規市場的機器存在, 像A80是A-Wing, 而B-Wing的A80就是A81.  A/B Wing之間磁帶的轉換其實也很簡單, 就是把磁帶面在進入磁路(Tape path)之前囀個180度, 就可以在A/B Wing不同規格的機器之間切換了.  不過, 以M15A的情況看, B-Wing下對磁帶資料面的保護的確是最好的方式.....當然, 大家不用太對A/B Wing太過在意, 因為A-Wing存在這麼久, 也是市場主流規格, 只要常常保養清潔, 其實是不至於損傷到磁帶的.  另外, A/B Wing只會發生在專業機市場, 而且是歐洲才會有的現象; 美規機器只會有A-Wing的國際規格.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古典音樂演奏的宿命

其實即興的精神早存在巴哈的世界裡
        昨晚參加了一場年輕音樂家的演奏會, 雖然不能稱之為完美, 但可以看到藝術家幾十年的苦練追求, 就是為了這某一瞬間的燦爛, 將這些被作曲家定義的音符一一在時空中定位與綻放!  餘音雖然在腦海之中依舊繞樑, 但在現實中, 一個音的消失就是一去不復返; 也不論這樣一個音的綻放在當時是否完美或是有現實的缺陷, 都一樣隨著時間的前進軸方向, 無法重來, 也無法再捕捉!  台上演奏家賣力演出以音符描繪音樂的小宇宙, 以同處相同時間的角度來看, 台下的我, 只能一動不動, 努力用腦海接收這些稱之為瞬間的幻象; 審視與被審視者, 詮釋與理解, 實現與幻覺, 行動者與靜止者....這樣不對等的關係, 或許就是我近年來少能打起精神去欣賞音樂會的內在原因(另一個真正的原因是票都好貴..)......
        有時我們愛樂者會為了一個完美的錄音版本而讚嘆不已, 時時聆聽而且時有所得;  但我也很難以想像這位讓我讚嘆欽佩的演奏家, 可能一生之中必須演奏同樣的曲目達數百次的心情!  這其間或許就存在著一個鴻溝...那就是業餘者與專業者之間的巨大距離!  由於音樂藝術的內涵不明確而且抽象, 對於業餘欣賞者, 可能永遠無法如專業演奏家站在同樣的角度來穿透這個曲目, 當然, 對於作曲家的意境那會是更加遙不可及!
        在古典音樂的領域中, 作曲家就像是上帝, 他的一個作品就形成一個有限制條件的宇宙, 演奏家允許有著些許的自由, 但音符的軌跡與終止, 仍舊是一個不可違背的規則!  因此, 作品, 詮釋者與聽者始終存在這一個詭異的關係....三者尋求各自的幻境, 但重疊的機率卻是極其渺茫!
        如果一個作品在作曲家心中仍然存在著與"完美"之間的差距, 並且暫時撇開現實商業的角度, 一個你比較喜歡的詮釋, 與另一個你比較不喜歡的詮釋; 甚或是一個有現實缺陷的演奏, 與一個毫無破綻的演奏; 或許並無差異高下.  其實以觀賞者的角度來看, 你或許只是在其中尋找適合你的幻象.
        所以爵士的自由即興, 似乎就藉由一種更大的包容性將作曲家, 演奏者以及聽眾三者的幻境包覆起來.......可是Keith Jarrett偏偏卻又回頭跳進這"宿命"的世界; 當然, 遊走古典爵士的大型雙棲生物也不少......Bernstein, Gulda, Previn......就像是浮出海面換氣的鯨魚.